今日热点推荐: 龙丛源野生黄精具有多种抗衰功效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热门搜索 | 网站地图

游苏宁:医患双方都应该认识到医学不是魔法

2016-07-01          悟空

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医学的?在他眼里,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又将会如何?他又会如何解读当下日渐紧张的医患关系?近日,39健康网很荣幸地邀请到游苏宁主任担任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专家组评委,并带着前文提到的问题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医学是什么?

医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游苏宁主任引用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的一句名言—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作魔法。”这倒不是说现代医疗毫无作用,而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医学存有一种一厢情愿的痴迷——不仅患者认为医学能治百病,甚至很多医生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生命也自以为是地做出了某些徒劳无功的努力。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是对医学的误解。

游苏宁主任指出,人终有一死,医学再发达,目前中国人均寿命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也只能到男性80岁,女性85岁。然而,当疾病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人们却很少能接受这点,也不承认医学是有局限的。由于患者及其家人难以接受直接面对死亡的恐惧,加上治病救人的使命感,迫使医生永不言弃。但是,寄予太高的医疗希望,也会产生不良极端地使用医疗手段,从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医疗后果。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墓碑上简短的一句话,却被无数人称赞传播了正确的医疗观。医学有其局限,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应该认识并深刻感悟到这点。

循证医学 VS. 精准医学

循证医学,顾名思义,即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尽量以客观的科学依据结果为证据,制定病人的诊治决策,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自1992年加拿大学者戴维·萨克特首次提出这一临床实践的新思维模式,循证医学便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在中国,循证医学也被用于为制定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相关法规提供参考证据,同时还用于培训卫生工作者和制定临床指南。

然而,近年来,关于循证医学的一些质疑之声渐起,游苏宁是其中之一。只是,他强调,“循证医学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无所谓好坏。我们真正质疑的并非循证医学体系本身,而是认为其正在被不恰当地利用。”

当各种基金项目以及绝大多数的学术研究都要依赖于制药行业雄厚的财力支持时;当各家药企与循证医学结为盟友,联合为一些漏洞百出的理论提供证据支持,从而拓宽药品的适应症时;当医生被“绑架”必须按照最佳证据去做,没有自我辨识、判断的空间时,循证医学的发展正在步入歧途。

游苏宁主任指出,“循证医学应该研究的重点,包括疾病的自然病程、非药物治疗手段、现有诊断标准的不足之处、如何严格规范利益冲突、重视药物的长期获益、鼓励反对和质疑的呼声。如果我们不尽快处理它的‘蝼蚁之穴’,那么‘千里之堤’的溃灭指日可待。”

比较遭遇挑战的循证医学,时下“精准医学”的概念备受业界关注。它是指,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治疗方法(方案)。自从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启动精准医学计划后,关于这一概念的解析和预测之音便不绝于耳。

“实际上,病人千差万别,而医疗的目的是治好每一病人。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国外说循证医学我们就循证医学,奥巴马说精准医学我们就精准医学。事实上,我们老祖宗早就提出了‘因人施治’、‘辨证施治’的诊治原则。我个人认为,现在‘精准医学’的火爆有很多概念炒作的成分。医学本来就应该精准,医学也一直在实践精准。这就是为什么得了感冒后,医生给不同人开的药不一样,有湿热型的,也有风热型的,等等。其实,无论是精准医学还是循证医学,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治好病人,概念其实不太重要。”游苏宁说。

当前医患矛盾的根源在哪?

近年来,伤医案频发,医患关系势如水火,且大有矛盾愈演愈烈之势。本应是互相信任的“利益共同体”,为何现在两个群体之间却充斥着不满与猜疑?游苏宁主任认为,除了医患双方都有待树立正确的医疗观之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把医疗推向市场,但是各种保障措施又没跟上,导致患者不满意,医生也不满意。二是,循证医学讲究概率,讲究对多少人有效,但是现代人不在乎这种治疗对多少人有效,只关注为什么对我无效,这是当下很多医患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游苏宁说。

由39健康网主办的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颁奖盛典即将在上海举行,对此,游苏宁主任表达了期待与支持,同时他也寄语总评榜,相信总评榜能够“用画面记录医患之间的人间真情,让镜头重现医患和谐的感人心声。”

生殖感染热门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投稿:bdsxseo@qq.com 蜀ICP备081115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