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互相體諒
时间:2014-11-04 00:58 来源:未知 作者:王鹏 点击:次
這幾天我不断在想,若是你問我愛是什麼?我不特地要用聖經的話回覆的話,我會說「愛是安危与共、互相體諒」,這是我從小就學會的,也是我真正親身的體會。 其實講這些過程只是要表達一件事,因為我大約能够晓得父母親的心、與他們的等候,雖然那時候我就算找到田裡去,因為已經快天黑了,我所能幫忙的工作也實在相當的无限,但我還是要去,因為我晓得父母親所垂青的是我們的心意,我們是不是垂青他們的工作。縱然我只大約去二十分鐘就打道回府了。 我們家的小孩(就是我跟兄姊們)常會覺得父母親的工作很辛苦,所以大哥、二哥常會勸父母親不要太辛苦,不要養蚵仔或者不要種太多的農作物;可是母親常會向我埋怨說:大哥只會說叫他們少作一點,不想想他們若是少作的話就沒有太多收入了。聽多了母親的埋怨之後,我都不敢勸父母親少工作了,除非他們問我的意見。 為什麼我會考慮主日的時候不去參加聚會呢?說真的,以前我的掙扎會比較大,現在已經比較習慣了。因為家裡有特別的農忙時,我若還堅持去參加聚會的話,只會讓家人覺得我不體諒他們的辛苦,只顧本人的工作。我記得我在彰化聚會那年,有一次也是如斯,當時我還在教兒童主日學呢!主日早上父母親俄然要我跟他們一路去燒稻草。我只能答應他們,然後趕快到教會去告訴那時的傳道人,感謝主的是那時傳道人很體諒我,就說沒有問題,主日學他來教,叫我趕快去田裡幫忙。後來我比較感覺到,雖然我在崇奉上需要堅持一些原則,可是仍得顧慮父母親的感覺。 後來母親問我什麼時候要回來新竹?我晓得收花生的工作不是一、兩天就作得完的,所以我就說:礼拜几回再三归去好了。實際上我本來是預備礼拜天參加主日完之後回來的,不過因著他們的工作所以就準備多留一天了,并且我在考慮:礼拜天要去教會參加主日聚會嗎? 母親問我怎麼晓得他們在那裡,我說我是每個田都去找過一次才找到這裡來的。 上礼拜五回家去,回抵家的時候已經下战书四點了,回家的時候,看到村子裡面的大馬路上有許多人在曬花生,因為現在的馬路愈開愈大,泛泛未必有那麼多車子在上面跑,所以村民常同甘共苦互相體諒,操纵大馬路來曬農作物比較快乾;回抵家時發現家裡都沒有人,并且家裡也有一點點花生,我就在想,爸媽是不是也下田去收花生了呢? 别的,為什麼我最後還沒有作完所有的事就本人先走呢?沒有與家人作完最後的一點工作。那時候爸媽都叫我先走,我是覺得那個時候已經是父母親要表達對我的體諒了,我需要給父母親有表達他們對我體諒的機會。 其實這兩天成天在田裡的工作做得我實在是腰酸背痛,有時我也會叫叫「腰好酸啊!」不過為人后代因作家事而要叫腰酸背痛時,得面帶笑容,讓父母親晓得你不是幫他們作一點點工作就在埋怨(因為面帶笑容,所以不是埋怨),并且最後是在工作快完成的時候再說,讓父母親覺得你雖然很累還是願意幫他們。這樣表達的動機也許真的是居心要討父母親的歡心,我想單純地討父母親的歡心並沒有錯,只需您不是还有其他的企圖就能够了。 老實說,我已經忘了我家本年有沒有種花生了,更忘了是種在哪裡;於是我就將家裡舊舊的摩拖車牽出來,踩了幾十下終於發動了,然後就到各個田去找看看。我家的田分在四個处所,我就從比来的慢慢找。其實我沒有很勤奋的找,因為心裡還不確定他們是不是真的下田去,還在想:也許他們馬上就回家了,所以看了一個处所之後就回家來看看,發現他們還沒有回家之後再去第二個处所找。後來找到最遠的田才看到他們真的在收花生。找到田裡的時候已經五點多了,現在冬天大約五點半就天黑了。 之後的兩天,我都在田裡跟父母親一路工作,主日也沒有去聚會了。不断到主日下战书三點摆布,那時工作已經快作完了,母親俄然想到,就再問我說:你什麼時候要归去新竹呢?那時我說:若是來得及的話,也許能够今天归去,母親就說:那你先归去好了,本來我還想與他們一路將最後一點花生弄完再回來的,不過後來我還是先回來了,所以礼拜天我就回來了。 (责任编辑:admin) |